国家林业局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生态率先突破框架协议

中国林业网 http://www.forestry.gov.cn/2017-06-15来源:计财司
【字体: 打印本页

  
国家林业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共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林业生态率先突破框架协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京津冀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建设,国家林业局、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将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进京津冀生态率先突破。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方略和功能定位,以维护森林生态安全为主攻方向,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改革创新、统一规划、共建共享、协同互助”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加强顶层设计和协同合作,统筹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共同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努力扩大区域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加快构筑绿屏相连、绿廊相通、绿环相绕的一体化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协同合作,促进京津冀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湿地功能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城乡绿化宜居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状况整体步入良性循环,建成全国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实现全区域生态建设的率先突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体系完备、功能稳定的生态保障。
到2020年,京津冀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35%以上,森林面积达到1141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2亿立方米,湿地面积达到1890万亩,林业年产值达到2188亿元。其中,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森林面积达到115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770万立方米,湿地面积达到81.6万亩,林业年产值达到160亿元;天津市林木绿化率达到28%,有林地面积达到412.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360万立方米,湿地面积达到410万亩,林业年产值达到28亿元;河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5%,森林面积达到9850.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71亿立方米,湿地面积达到1413万亩,林业年产值达到2000亿元。
二、协同推进的主要领域
国家林业局会同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生态建设各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并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生态建设规划(2016-2020年)》。各地在此《规划》框架下密切合作,推动京津冀及周边相关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协同发展。
(一)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攻坚,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城乡绿化等重点工程,加强大型国有林场建设,实现跨界成片治理。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部门支持,推动京津冀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区造林绿化,推进启动海河流域百万亩水源涵养林、燕山山地百万亩水土保持林等基地建设工程,提升密云、官厅、潘家口等大中型水库集水区森林植被的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能力,加快推进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共同推进北京冬奥会赛区、张家口赛区、燕山—太行山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国家储备林基地、退化防护林改造等重大造林绿化项目。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廊道绿化、村庄绿化、新机场周边绿化、矿山恢复治理绿化,打造山水林田湖、海河路城村综合绿化新格局。
(二)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明确划定京津冀地区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切实做到“落地上图”,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巩固京津冀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成果,落实中央财政停伐补助资金。继续扩大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将京津冀重要生态屏障区域和符合《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国家级公益林全部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积极探索建立区域生态效益横向补偿机制,逐步完善管护政策,统一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强化森林抚育,推进森林近自然、多功能经营,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力度。
(三)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三地林业部门要与财政、金融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进金融体制创新。推广政府购买生态服务模式推进植树造林;探索林权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准备金、项目应收账款质押及林业保险制度,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研究国家储备林及林业生态扶贫开发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降低林业资金成本;探索市场化融资渠道,在林业生产领域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多渠道解决林业资金问题。加强林业科技创新,针对热点、难点科技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筛选一批技术成熟、适应面广、见效快、效益好的科技成果,三地共享,重点推广应用。加大国家和三省市人才交流力度,完善林业科技基础研究资源共享、专家资源共享、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运用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推进京津冀林业信息一体化和生态监测一体化发展。
(四)扩展自然保护空间提升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的建设和管护水平,构建完整的环首都自然保护体系。加强京津冀湿地保护和修复力度,建立三地湿地保护协调机制,联合划定湿地保护红线,确保湿地资源保有量。探索建立跨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合理配置水资源,共同推进永定河、潮白河、滦河等区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继续实施白洋淀、衡水湖、北戴河、闪电河等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不断加大湿地保护补助力度。实施生态补水,恢复重要洼淀生态功能,稳步推进重要洼淀周围退耕还湿,科学恢复湿地,扩大湿地生态空间,重点推进东淀、文安洼周围等蓄滞洪区退耕还湿,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生态产业精准扶贫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措施,大力推进林业生态扶贫和特色产业扶贫。在实施造林绿化工程中,拓宽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参与渠道,优先安排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工程建设,增加务工收入。国家林业局积极支持河北省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年转化为生态护林员;支持燕山-太行山连片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基地,培育建设一批现代化林果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北京市、天津市科技人才优势,共同将河北省打造成环首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基地、绿色高端果品供应基地、生态休闲观光采摘基地。北京市、天津市鼓励本地企业到河北省投资建设林果基地、休闲观光、森林康养等生态型产业,让贫困人口从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中获取多重受益,使更多的贫困人口通过林业产业脱贫致富。
(六)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强化三地森林保护合作机制,实现京津冀跨区域一体化联防联治。优化升级现有森林防火联防机制,建立三地森林防火联勤指挥部。国家林业局支持统一规划京津冀区域防火应急道路和生物防火隔离带网格化建设;支持三地联合争取防火项目与投资,完善林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森林消防队伍装备现代化,新建或改建一批森林消防队伍营房、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依托北京航空护林站在京津冀合理设立起降点,根据实际需要安排直升机开展森林航空消防,探索无人机在火场侦查、巡护中的应用。建立和完善京津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联防协作体系,加强能力建设,统一技术规范,突出科学防治,强化区域野生动植物保护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合作,持续推进联合执法、公安警务协作,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活动。
三、近期合作的重点工作
(一)加快冬奥会赛区绿化。共同推进冬奥会赛区绿化建设。对崇礼赛区的冬奥村、各大赛区周边区域及主要通道、张家口市境内通往各赛区的高速公路及主要连接线公路两侧的第一可视面进行绿化,规划建设任务共计87万亩。国家林业局积极支持河北省争取国家批准该项目单独立项,并在京津风沙源、太行山绿化等重点工程上予以倾斜。支持北京市办好2019年世园会。
(二)强化生态防护林建设国家林业局在京津风沙源、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等国家重点工程上向京津冀三省市倾斜,依据国家重点工程规划统筹安排年度任务,因地制宜,科学确定造林树种,推进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支持京津冀扩大生态空间,积极争取将山区15~25度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地下水超采区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范围。四方合作加快完成张家口坝上地区122万亩退化林分改造项目试点工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北京市继续实施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合作项目建设,按照每年10万亩规模、每亩1000元标准支持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推进百万亩水源保护林和大型林场建设。天津市对滦河上游水源地生态保护继续给予支持。河北省全力抓好燕山-太行山绿化攻坚,提高绿化效果,严格资源管护,提升生态功能。到2020年完成造林绿化2328万亩, 其中北京市完成58万亩,天津市170万亩,河北省2100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1500万亩,新建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主库1处,大型国有林场8个。
(三)实施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国家林业局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引领作用,通过整合财政资金、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提供优惠贷款政策、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等方式,满足国家储备林及林业扶贫等重点领域融资需求。《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在京津冀三个片区,海河流域平原及丘陵山地,包括76个县(市、区)和国有林业局(场)培育中长期用材林和珍贵树种,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1400万亩。国家林业局支持三地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协调中央财政给予贴息支持。
(四)推进京津保生态过渡带绿化在京津保地区,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实施退耕还林(还湿),建设大型国有林场和成片森林,增加绿量,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生态空间。国家林业局会同京津冀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该项目单独立项,帮助协调中央有关部门在土地等政策上给予支持;在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工程上向京津冀三省市倾斜,依据规划重点安排廊保地区年度任务。河北省争取落实生态建设用地,力争完成京津保生态过渡带造林绿化任务570万亩。北京市、天津市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拓展京津保生态过渡带绿色空间。
(五)建立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环首都的百花山—野三坡、海陀山、雾灵山、八仙山等四个区域,依托并整合三省市现有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以及湿地公园,筹划建设跨京津冀行政区域的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更好地保护首都的自然生态。四方密切合作,开展四个区域国家公园的选址规划、编制建设方案等工作。到2020年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湿地公园12个、国家森林公园10个,对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能力提升。
(六)实施重点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在国家发改委统一规划指导下,四方加强合作,协同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规划。到2020年区域内力争完成退耕还湿、湿地修复51万亩。
四、合作机制
(一)建立工作机构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率先突破工作领导小组。国家林业局局长任组长,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省长和国家林业局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国家林业局有关单位和三省市林业厅(局)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国家林业局www.affiliates365.com会同三省市林业厅局,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协同发展的工作联络和组织协调,包括交流通报有关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方案,衔接落实共建任务等日常工作。
(二)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率先突破各项工作内容由国家林业局和三省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国家林业局主要负责宏观指导,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要制定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发展规划,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加快建立京津冀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协调机制。协同实施好各项建设任务,强化生态保护联防联治,加强信息交流,共同推进林业生态率先突破。
(三)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领导小组每年第四季度举行一次全体会议,听取领导小组办公室本年度工作汇报和下年度工作安排,研究合作共建重大问题。
(四)建立信息报告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建设有关情况,及时向国家林业局和三省市人民政府报告。
本协议自正式签署之日起生效。协议一式四份,四方各执一份。
 
 
 
 
国家林业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
 
 
 
 
 
2016年6月23日